交通运输研究
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
国际刊号:2095-9931
国内刊号:10-1323/U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20835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

   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,是当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。在产后出血的四大由于原因中,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占首位。因此积极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,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。

  1  资料与方法

  1.1  临床资料  我院妇产科于2006年至2008年共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12例,其中11例发生于剖宫产术后,1例发生于正常阴道分娩后。剖宫产指征为巨大儿、胎儿宫内窘迫、头位难产、妊娠高血压疾病等。

  该1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,均用一般的处理方法:按摩子宫;宫缩剂的应用(麦角新碱、缩宫素、前列腺素等);钙剂、止血剂等,观察5-10分钟,无效或效果差,即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(改良B-Lynch缝合术)。

  1.2   手术方法〔1〕:  首先将子宫托出腹腔,用手挤压宫体,观察出血情况,判断背带式缝合术成功的几率。加压后如出血减少,表明成功的可能性大,可行背带式缝合术。子宫左右两侧各用1根1号可吸收线;从子宫前壁切口右下方2cm进针,经宫腔从切口上方2cm处出针;依次穿浆肌层,不穿过脱膜层,褥式缝合2-3针至宫底,绕过宫低达子宫后壁,与前壁同法缝合子宫后壁2-3针,出针于子宫下段相当于切口下方3cm处;由子宫后壁到前壁贯穿缝合;左侧同法处理,在助手的加压下,两根缝线水平交叉打结。子宫切口连续锁扣缝合一层,观察10-15分钟,确认子宫色泽转为红润,收缩变硬,阴道流血渐止,生命体征平稳后关腹。

  2  结果

  12例因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经子宫背带式缝合的处理,出血均停止。术后无一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出血而再次手术或切除子宫,无并发症发生,均康复出院。12例患者出血量约700-1500ml,输血8例,输血量200-800ml。12例目前随访8例,无一例发生宫腔粘连等。

  3  讨论

  3.1  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,发生率为10.83%〔2〕。其原因有宫缩乏力、胎盘因素、软产道撕裂和凝血功能障碍,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常见的原因,占70-80%〔3〕。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般处理方法有:按摩子宫、药物治疗(缩宫素、前列腺素等)、宫腔纱条填塞、子宫动脉、髂内动脉结扎等。一般患者经过这些处理都会奏效。但仍有一些难治性产后出血需要血管栓塞(介入治疗),甚至子宫切除来挽救产妇生命。B-Lynch缝合术是英国Milton Keynes医院报道一种新的外科手术控制产后出血的缝合方法,用于剖宫产或阴道分勉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,尤其适用于剖宫产术中药物治疗无效的宫缩乏力性出血。可避免切除子宫,保留生育功能。是近年来应用的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新式缝合法。此术式如背带样将子宫绑,使子宫呈纵向压缩态势,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间的血管被挤压,血窦关闭,出血迅速停止。

  3.2   我们在 B-Lynch缝合术的基础上做了以下 改进,将1根2号肠线改为2根1号可吸收线,线质跟更好,有韧性,打结可靠;原缝线由子宫下段饶过宫底达子宫下段后壁,缝线游离于子宫表面,我们于子宫前后壁各缝合2-3针,避免缝线从子宫上滑脱,也避免了子宫收缩形成圈,套入其它组织引起梗阻的可能;原由1根缝线缝合后打结,改为2根逢线逢合,且将切口下缘缝合点的位置下移后水平交叉打结,加强了子宫下段的收缩。捆绑子宫效果更佳,止血效果更好。

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法治疗产后出血,对于传统产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展,大大提高了产后出血治疗的成功率。 经临床实践,我们认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操作简单易行、有效安全、止血迅速、经济实惠、能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,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。

  参   考   文   献

  〔1〕应豪。段涛。B-Lynch及其他保守缝合法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〔J〕。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,2009,25(2):102~103.

  〔2〕张惜阴主编。实用妇产科学〔M〕。2版。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4:454.

  〔3〕曹泽毅。中华妇产科学〔M〕。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9:802~803.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交通运输研究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交通运输研究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